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BBC Proms

  倫敦逍遙音樂會的最後一夜
    圖、文:立  夫
    為期兩個月的倫敦逍遙音樂季(BBC Proms)月前圓滿結束,逍遙音樂季被喻為全世界最盛大的音樂季,這個音樂季之所以這麼成功,是因為其理念至今也十分創新大膽。
    逍遙音樂季由亨利伍德創辦於一八九五年,目的是以低廉的價格讓音樂愛好者輕鬆隨意地欣賞古典音樂,現在的音樂季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七月到九月期間,整個音樂季所有的場次,除了基本的坐票外,還提供五英鎊(相當於六十澳門元)的站票(Promming ticket),觀衆只需要在音樂會當天排隊購買即可,由於不設劃位。故站票觀衆(Prommers)入場後可在劇院指定的“山頂”範圍隨意找個位置站立或坐下,甚至在欣賞音樂會期間,可隨意走動及躺在地板上觀看音樂會,的確是一種難得的音樂欣賞方式。
    而整個音樂季的重頭戲莫過於“逍遙音樂季的最後一夜”(Last Night of the Proms),這個“最後一夜”跟一般的古典音樂會有些不同,是以英國本土音樂及英國愛國歌曲為主,
    如《希望與光榮的土地》(Land of Hope and Glory),《耶路撒冷》(Jerusalem)等,也加入了不少與觀衆互動的元素,可說是一個“本土的愛國古典音樂盛宴及狂歡嘉年華”。很多觀衆都以奇裝異服打扮,更帶上氣球、喇叭以及不同國家的旗幟,十分熱鬧,觀衆都會為演奏者搖旗吶喊,而多首英國本地及愛國歌曲奏起時,更是全場的高潮。現場每個觀衆都會一同高聲唱着,並揮舞着手中的旗幟,現場氣氛十分熾熱,就連我這個外來人也感動起來,深深感受到他們的愛國心。
    其實,在英國,多首愛國歌曲及國歌《天佑女王》都有不同的分工,《希望與光榮的土地》及《耶路撒冷》比較多作為英格蘭本土的代表歌曲,在多個運動會上採用;而威爾斯及蘇格蘭都有自己本土的代表歌曲,分別是《先賢之地》及《蘇格蘭之花》。所以《希望與光榮的土地》及《耶路撒冷》在倫敦及英格蘭本土的人氣極高,《希望與光榮的土地》氣勢磅礴,而《耶路撒冷》歌詞取自聖經,意義深遠,處處充滿着希望,可說百聽不厭,深受本土民衆喜愛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