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
北京奧運風光落幕不久,倫敦一個長達半年的大展「設計城市(Design Cities:1851~2008)」,9月初在設計博物館隆重開幕。9月底,一個長達四年、匯聚各類型藝術活動的「文化奧運會(Cultural Olympiad)也隨之展開。 不論是時間的巧合或是主題的選擇,這兩大活動都可視為倫敦對北京的嗆聲,以及倫敦面對奧運的自我定位。 設計首都 裝扮奧運 |
「設計城市」在157年的時間長河之中,選出每個階段引領設計潮流的都市,包括倫敦、維也納、巴黎、東京等八個城市。而倫敦是第一個、也是最後一個「設計之都」:工業時代,她是第一個將設計變成產業的城市;在後工業時代,她也將以「世界設計首都」之姿踏上奧運舞台。
倫敦人藉「設計都市」宣告:北京奧運象徵的工業時代結束了,21世紀是屬於設計的時代;而倫敦將是「世界設計首都」。
「設計城市」所定義的設計無所不包,從生活用品、建築、文化活動、奧運主場館、運輸系統的設計,到整個倫敦的都市規畫。範圍之廣,可用用台灣習稱的「文化創意產業」來涵括。
倫敦碗 不大卻聰明
去年倫敦一公布奧運主場館「倫敦碗」的設計圖,引來中國人訕笑,嫌它和「鳥巢」相比,規模外型皆平凡無奇。設計公司HOK SPORT從容回應:「它不大,卻是一個聰明的設計。」北京奧運「大便是美」的價值觀,「設計之都」可不買帳。
倫敦碗的「聰明」在於,奧運舉辦時擁有8萬個座位;一旦奧運結束,5萬5千個座位便可拆下,以適度規模供英國國內賽事使用,不必擔心閒置。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「可拆式」奧運建築。
「倫敦碗不只為現在設計,也為未來設計!」主要設計者庫克(Peter Cook)表示。庫克是1960年代前衛建築團體「Archigram 」的主要成員,40年前便提出「拆卸式建築」理念。
芝加哥 跟著倫敦走
「設計城市」更在展覽手冊中夾棍帶槍諷刺北京,認為水立方和鳥巢,不過是停留在工業時代的國家,用來炫耀財力的玩意。但在設計時代,一個設計得當、可永續使用的奧運場館,才堪為21世紀的精神象徵。
這可不是倫敦佬的阿Q精神、自我安慰。至少爭取2016年奧運主辦權的芝加哥,選擇追隨的便是「倫敦碗」精神。芝加哥提出的奧運主場館計畫,徹頭徹尾是一個臨時性建築,奧運結束後隨即拆卸。
設計博物館所在的南岸(South Bank),可視為倫敦從工業時代轉型為設計時代的里程碑。它原本是蕭條的工業區,2000年成功「整型」為藝術特區。所創造的文化商機,被認為是新世紀最成功的文化創意園區,也是倫敦人敢自認是新一代「世界設計之都」的信心所在。
泰德美術館 玩設計
南岸的精神象徵是泰德現代美術館。它本是發電廠,2000年轉型為集美術館、時尚餐廳、藝術精品店為一身的「文化創意工廠」。設計泰德美術館的建築師,便是設計「鳥巢」的瑞士雙人組建築師賀爾佐格與德梅隆。
泰德迥異於工業時代的美術館。後者視藝術為神聖殿堂,泰德卻將藝術當做「藝術經濟」的一環,結合藝術文化和消費行為。雖然泰德貧乏的館藏常被老派藝術家恥笑,卻憑藉藝術經濟上的空前成功,成為英國舉足輕重的藝術重鎮。泰德就像是工業時代的蒸氣機,帶領倫敦往設計時代奔去。
St Pancras車站 時光倒流
2012倫敦奧運所在的東區,原是開膛手傑克命案發生地,如今被轉型為文化創意園區。 記者陳宛茜攝影 |
St Pancras本是擁有150年歷史的火車站,建築師諾曼福斯特保留原始結構與紅磚牆面,將它改造成擁有演奏會場地的現代火車站。
老火車站的招牌大時鐘失蹤已久,這次也請原廠重做後掛回新火車站,讓倫敦人感受時光倒流的魅力──這也正是文化創意的魅力。
2012奧運所在的倫敦東區,是倫敦人眼中最骯髒混亂的地區,百年懸案「開膛手傑克」更為它罩上黑色面紗。如今成為奧運舞台,倫敦不來北京「掃除髒亂,邁向文明」那套,卻用藝術彩筆為它上色。
開膛手 引爆旅遊潮
「開膛手」出沒的白教堂附近,過去是YBA(倫敦年輕藝術家)的搖籃,近年倫敦政府更加碼投資,將老市場、陰暗巷弄變成創意市集與設計展場地。
就連駭人血案也變成文化創意產業,六家旅遊公司爭相推出「開膛手傑克」徒步之旅,每天吸引上千名遊客付費參加。剛下檔的歷史大展「開膛手傑克與東區」,正式將謀殺案升格為文化歷史學,還開發出12磅一餐的「開膛手套餐」。
1948年,剛從二戰廢墟中站起的倫敦,藉舉辦奧運大興土木,在世人注視下抖落灰塵、蛻變成嶄新的都市。一甲子過後,她能否以「設計之都」的形象二度走上奧運舞台,向世人昭告新設計時代的來臨,比2012的奧運更令人期待。
Open Rehearsal 文化奧運前奏曲
「設計城市」中提到,要讓一個城市成為設計之城,市民鑒賞設計美學的能力相當重要。如何培養市民的設計美感?倫敦頗有獨到之處,她的方法說來簡單,就是「Open(開門/開放)」!2001年創辦、每年在9月中旬舉辦的倫敦建築日「Open House(打開房子)」,最能代表這種開放精神。「Open House」每年選出數百棟擁有好設計的倫敦建築,央請業主打開大門,讓市民和遊客一窺堂奧。這趟免費的建築之旅還會請來設計者親自導覽,讓建築師和市民 對話交流。
「Open House」由民間組織Open House籌辦,他們的宣言是「打開大門、眼睛以及心靈,便會看到好的設計」。Open House不只打開倫敦人的心靈,也成為倫敦最具特色的建築嘉年華,吸引大批外地遊客;熱門建築如市政廳,排隊人龍可以圍成好幾圈。
「Open House」大獲成功,三年前倫敦再度創辦「Open Rehearsal(開放彩排)」。這次打開的是音樂廳、劇院的後門,活動期間上百個舞團、樂團和音樂劇,免費開放後台和彩排供參觀。今年邁入第四屆的 「Open Rehearsal」,被視為「文化奧運會」的前奏。
比起國家大劇院和鳥巢,「Open House」與「Open Rehearsal」花不了什麼錢,卻更讓人對倫敦產生親切感與共鳴。永不枯竭的文化創意,便是倫敦對抗北京的秘密武器。
| ||
Time Out40歲了!常到歐美大城市旅行的人,一定翻過這本被喻為「都市旅遊聖經」的雜誌。1968年創立於倫敦的Time Out,迄今在全球23個城市推出城市週報/月刊,包括紐約、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新加坡、莫斯科等。它教導讀者用新鮮眼光「看」城市,用最時尚、有趣的方 式「玩」城市。 為了慶祝Time Out40歲生日,倫敦城市博物館最近舉辦「Time Out大展」。創辦人伊略特(Tony Elliott)暢談創辦 Time Out的歷程,揭開它40年來從未「Time Out(暫時休息)」的秘辛。 今年61歲的伊略特,創辦Time Out時年僅21歲,還在Keele大學攻讀法文。他高中結識一批愛上酒吧和藝廊的左派知青,大學參加學校刊物製作,用姨母送他的生日禮物100英鎊,和這群朋友創辦Time Out。 Time Out創刊號只有5000份,是將一張白紙對摺兩次,變成A4大小的黑白刊物,比多數校園刊物還要陽春。當時有一本色情雜誌叫「Way Out」,發行商因此拒絕代為發行。伊略特只得騎單車自己送雜誌,將雜誌放在地鐵站、live House等年輕人聚集處。 1980年代,那批左派知青與伊略特意見不合,分道揚鑣。原本很「左」的Time Out也開始沾染商業色彩,進而走向全球化市場。 Time Out迷人之處在那裡?伊略特的答案很簡單:「好點子(Good Idea)!」Time Out處處散發倫敦人的氣質:古靈精怪、帶學究味的幽默感,還有一點考古癖。Time Out可以挖出所有倫敦地鐵站的鬼故事,也可以請藝術家花幾個月為所有矗立在倫敦的雕像打分數。兩千多期的Time Out,玩倫敦的方法從不重複,讓人即使「臥遊」也津津有味。 誰也沒想到,「好點子」竟會變成金雞母。在經濟蕭條的70年代,Time Out提出各種在夜間玩樂的好點子,被認為是刺激倫敦夜生活勃興的功臣;如今餐廳愛在門口貼上「某某刊物推鑑」報導,則是Time Out在90年代開創的風潮。 Time Out也是第一本為同性戀另闢篇章的雜誌。在同性戀還是禁忌的年代,它便有專供同性戀登徵友啟事的版面。 Time Out充分展現英國人喜歡建立殖民地的民族特性。Time Out最初就像紐約的「村聲」、「紐約客」,但「村聲」沒走出格林威治村,「紐約客」始終只是紐約客,只有Time Out在全球23個城市插旗。紐約版Time Out甚至比倫敦版還成功,活像英國和美國的歷史翻版。 網路的掘起,讓Time Out倫敦版的銷量從高峰期的13萬份,跌到今日的8萬份,伊略特也被迫投入網站的經營。不過網路也有迷人之處,為了慶祝四十而立,伊略特在網站放上創刊號的PDF檔免費下載;從網路下載印出的版本,幾乎跟黑白版的創刊號一模一樣。 從100英鎊的創業成本,發展到現在擁有4000萬英鎊的身價,Time Out證明了:「好點子」也會是好生意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